追蹤者

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

面臨危機時HR能做什麼?


面臨危機時HR能做什麼?
最近天災與人禍連連,很多企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嚴峻的挑戰,這對人資人員也是挑戰與考驗,但換種角度來看,卻也是HR能表現問題處理與緊急反應的能力,甚至可以主動積極的以策略的角度,來幫助公司解決問題。

3/11日下午日本發生大地震,消息傳回台灣已經接近下班時間,隔天就是週末與週日,從原來大家以為只是普通地震,到後來消息更正文為強烈地震,以及緊接著而來的大海嘯,嚴重衝擊日本關東一帶,包含東京地區,甚至台灣東部與東北地區也發布海嘯警報,很多地區馬上都宣布停止上課停止上班,瞬間攪亂了平靜的辦公室,大家都驚惶不已,尤其之後兩天壞消息接連不斷,日本關東地區除了地震海嘯之外,福島的核能廠因為爆炸,導致核能輻射也開始外洩,嚴重影響到日本各區域,自這一連串的過程中,很多企業的HR都相互打電話諮詢彼此的作法,尤其是在核能輻射嚴重外洩之後,企業都面對是否要撤回派駐或出差日本的員工,這時候HR建議與分析是否快速與正確,也直接就影響了企業的決策。

除了日本大地震之外,在非洲從埃及到最近的利比亞,一連串的動亂,也導致油價暴漲,原物料快速的漲價,成本也直接的提高,而今年大陸內地的民工在過年後,也因為各地雪災導致交通中斷,以及內地各省各工業區的興起,返回沿海地區的人數,反常的比往年都少了好多人,各工廠的缺工潮從過年前一直延續至過年之後,很多工廠幾乎都因為缺工而停工,而內地各省與區域,也在最近陸續需不調升員工最低基本工資,一下子讓很多企業作業員的人力成本也大幅的揚升,面對這樣的衝擊與變化下,這時候HR的建議與分析資訊,是否能夠反應與滿足企業的需求,也都成了企業能否度過這些危機的關鍵要素之一,而這也是現在企業的CEO對HR的期許與要求。

這些年HR要成為企業的策略夥伴的聲音,在業界已經醞釀了很多年,甚至很多企業都有CHO(人資長)的編制,而上面所談的這些考驗與問題,也考驗了HR能否成為企業策略夥伴的條件,就以日本發生大地震來看,第一時間如果HR能夠馬上掌握所有在日本員工目前的狀況,並回報高階主管且讓家屬安心,並隨時提供最正確的狀況與訊息的更新,以及擬定完整的建議計劃,在什麼狀況下派駐與出差日本同仁,必須要緊急的撤回,以及預先訂好機位與撤回的交通安排,還有哪些是必須留守工作崗位的同仁,公司對他們提供的相關保護措施與裝備有哪些,還有讓留守員工的家屬能夠安心,以及返台員工公司如何關懷與提供身體檢查等措施,都是當下HR的職責與責任。

而面對油價高漲與大陸內地人力成本的提升,HR可以分析與建議哪些產品可以轉回台灣或由其他地區來代替生產,或是人力資源相互的調整與支援,以及如何調整區域性人力資源的分配,或是增加多能工的訓練發展,甚至要思考策略性的人力資源,將公司的整體人力資源計畫,依照短、中、長期來提出建議與規劃,要積極且主動的介入企業的人力資源的運作,改變與調整企業與組織的人力資源的素質與能力,並建構與運用人力資源資訊系統,以人力資源儀表板方式的展現,隨時將人力成本的數字與狀況,讓各級主管能夠了解與掌握,這都是企業在面對這些危機時,HR可以表現出自己是企業策略夥伴的行動。

現在的企業所面對的問題,很多都是危機與緊急狀況,HR除了要能及時快速的反應之外,也要能夠因應變化而提出相關後續的處理措施,這除了考驗HR問題處理與緊急反應的能力,如果HR可以主動積極的精神與態度,來處理這些危機,不是也是能夠讓HR成為企業策略夥伴的絕佳時機嗎?

2011年3月10日 星期四

從擺地攤與闖江湖來談T型HR


從擺地攤與闖江湖來談T型HR
人力資源到底有什麼發展?這是很多HR共同的疑慮與職涯瓶頸,因為感覺上HR能做就是招募、訓練、薪資與績效管理這幾大部分,所以如果要讓自己突破這些瓶頸,就得要又有不同的嘗試與歷練。

最近轉換了工作,而新工作也是以前所沒有真正歷練過的工作,那就是成為被派到BU(事業群)服務的「AO」(人資客戶服務代表),很多人問我「Peter,你不是管過也帶過整個HR,也規劃過『AO』組織,怎麼還要親臨前線來做這樣辛苦的工作啊?」,其實剛開始的時候,我也真的很矛盾,因為自己新的職涯轉換規劃,在某種程度跟我個人性格是大異其趣的,可是這幾個月做了下來,我才深深的體會了解這份工作的價值,也很開心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,因為能夠規劃與管理整個HR,或是從公司未來的策略來發展組織人力資源,是跟去深入了解顧客、把HR的產品能夠很成功的銷售給直線部門主管,那真的都是一門大學問。

記得前一陣子看了一篇文章,內容是談「如何成為一流人才」,文章提到「想成為一流人才必須具備兩種條件,第一是要會擺地攤,第二要能闖江湖,何為擺地攤:一件簡單的事情要不斷重複的做,做到比別人好,做到別人都跟不上你 (意志力);何謂闖江湖:懂得察言觀色,判斷和應對能力,當所有人都稱讚你時要懂得 (謙虛)如果你是個很會擺地攤的人,那你就要學習如何的闖江湖如果你是個很會闖江湖的人,那你就要學習如何的擺地攤當你兩者都兼具時,那你就是別人口中所謂的 『一流人才』」!這篇文章讓我看了心有戚戚焉,其實我們做唯一位成功的HR,何嘗不是如此呢?

如果我們把HR的基本功,也就是選、訓、用、留的工作,當作是擺地攤,那也就是我們的規劃能力,也是在T型HR組織下的CO(營運本部)的工作,或是帶領與管理整個HR的工作,因為事情要不斷重複的做,做到比別人好,所以要講求創意、快速與精準,這樣的地攤相信一定會成為是整條夜市之中,生意最好的一家,當然也是不會被顧客給嫌棄,不過,它卻有個很大的限制,那就是你只能在熟悉的領域與顧客需求中,去發揮自己的所長,也因為你是做的是最好,也是做的最棒的,所以久而久之之後,也就慢慢失去開創新需求,以及應對那些會不斷改變需求的客戶。

而BU(事業群)服務的「AO」(人資客戶服務代表)的工作,就像是業務人員一樣,也就如闖江湖的工作,要面對的是非常陌生的客戶,非常陌生的環境,非常陌生的組織,還有無法掌握的顧客脾氣與心情,所以察言觀色,判斷和應對能力,就成為這份工作很重要的生存之道,甚至都要想辦法先讓自己忘掉原來自己是HR的人,要先站在顧客的立場與角度,當獲得了顧客的認同與信任,才能把HR的產品給推銷出去,而這些所需要的性格與能力,也都是與傳統所認知的人資性格完全迴異,腰桿要彎的很低,永遠面帶笑容的面對顧客,想盡辦法去幫顧客找出他可能的需求,這樣才能闖出一番「江湖」出來!

很多學者與專家都說過,如果要讓自己歷練成為優秀的HR,就是要成為一位T型的HR,T型的縱向能力就是HR專業能力,也就是擺地攤的能力,而橫向的能力則是進入組織,了解組織並能夠對應顧客的需求,這也是闖江湖的能力,我想大部分目前的HR同業,都具備了擺地攤的專業能力,可是卻苦無機會或是很難調整自己,成為闖江湖的佼佼者,這或許也是為何很多大企業的人資長,最後都是從非HR領域出身,因為很多HR根本不知道怎麼了解顧客,成為顧客的夥伴,當然,如果只會闖江湖,而沒有擺地攤的HR專業基礎功,那就更難做好一位專業的HR領導者,我想這也是相輔相成的!

如果當你在HR職涯已經一段很長時間,面臨了瓶頸與困境時,也許可以思考你到底缺的是「擺地攤」還是「跑江湖」的能力!

2011年2月17日 星期四

領導與管理


領導與管理
主管扮演的角色既為領導者也是管理者,很多時候也很容易弄混淆這兩種角色的意義與對主管的重要性,有人說領導是天生、天性的,而管理是可以後天培育的,這句話說對了一半,因為,領導與管理都是可以培養的,只是所花費的時間,一個較長,而一個較短而已。

中國古代西漢時期的名將韓信,天生很喜歡專研兵法,可是,韓信天生一點都沒有「為將的風範」,也就是沒什麼「威嚴」,從管理學的角度來看,韓信懂得軍事佈陣,但缺乏領導者的風範,只是,後來韓信被漢高祖劉邦,築高台拜為大元帥之後,他慢慢就藉由大將軍的身分與權力,鍛鍊出可以領導千軍萬馬的領導者,也順利幫助劉邦打敗了當年的一代梟雄西楚霸王「項羽」。

何為領導?何為管理?如果從簡單的字義來解釋,所謂領導指的就是,能夠帶領大家往明確與正確的方向前進,而且願意為每位成員所信任,而所謂管理指的就是運用管理工具與技能,將組織的人與事,做非常有效率的管制,也讓這些被管理的人與事,可以替組織發揮出最大的價值,從這些簡單的字眼可以看到,領導其實有點跟個人魅力是有相關聯的,而管理感覺上是可以藉由學習而得到的技能,只不過,領導魅力有時候除了天生之外,有時候還是必須要經過長時間的歷練,甚至擁有與掌握了「權勢」,才會把領導力真正給發揮出來。

從人力資源管理與發展的角度來看,一位剛晉升為主管的人,首先要被培養與訓練的就是管理的能力,因為,如果連管理都不會的主管,是很難把組織交付給他的部門,給整個管理起來,而當一位主管已經有一段較長的時間歷練管理職務,接著人資部門就可以協助該主管提升領導力的部份,當然,有人是天生就具備了領導魅力,也有人就算怎麼的安排歷練,也沒辦法展現出領導力,這就會是牽扯到所謂職能的部份囉,也就不是我們這個議題所要談的。

一位資深或管理經驗很豐富的主管,基本上都會已經具備種程度的領導魅力,但是,管理能力與技能卻就不一定是非常高明,有時候反而會是組織的最大毒瘤,甚至自成一團、派系,這也是人力發展部門在實施管理發展時,常常碰到的問題,有時候這些人在心態上願意受教的意願,都不如剛接任的新主管,有時候到了最後,只能運用類似外科手術的割除,來處理與解決,重新安排一位新的主管來接任該部門,這也是在組織常常看到的實際狀況。

人家常說主管就像一棟建築物的樑柱,其實一點都沒錯,如果把領導與管理看成為梁柱是否堅固的依據,是非常適合與貼切的用詞,而主管的這兩項能力,也可以作為印證整個組織的人力資本高低的判斷,我想這對於人資部門而言,也是我們最重要也是最有價值的工作,當然也是組織投入最多資源提供發展的部份,因為,唯有具備好的領導與管理,主管才能把部門的人與事都處理好,也才可以協助人資部門提升組織整體的人力資本。

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

領導魅力的重要


領導魅力的重要
在領導、管理學中有個領導魅力的名稱,可千萬不要小看這個領導魅力,有時候決定組織成敗的重要關鍵就在主管個人的魅力上。

這些天在處理一些事情,發現組織人的問題是否能夠圓滿處理,單位的主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,實務上真正執行與落實人力資源管理的是直線主管,對人資部門而言,我們是公司內部顧問與制度、系統的規劃與改善者,而主管能否引導組織邁向績效與達誠任務,除了管理者的相關績效之外,在很大的部份跟主管的領導魅力有極大的關係。

好的主管靠的不只是階級與職稱,雖然有時有權力的賦予是必須要的,但是,如果有一天真的將主管的階級與職稱移除了,那單位主管還能引響整個團隊嗎?這幾天晚上在收看廣州電視,看到有幾部在描述解放軍開國將領的影集,裡面有些情節讓我覺得很有趣,也就是有些高階將領,可能因為犯錯而被從某個領導職務直接降調為基層的士兵,除了他們能夠自己能甘之如飴外,還能在很短時間內又被提拔回管理職務;不管影片是否宣染了整個過程,重點的是在解放軍的組織中有這樣的傳統,而讓人覺得有趣的是經過這樣歷練的領導者,都能証明其領導魅力的一面。

記得在上MTP講師班時,日本老師曾經問我們說「什麼是領導魅力」,當時同學們回答了很多答案,但是老師卻覺得我們的答案太集中於管理層次,而非領導的層次,也就是讓團隊成員能自動自發主動性的願意來追隨領導者,一起去執行任務或完成工作且成為高績效的團隊,這中間就必須仰賴領導魅力這個字眼,相信領導魅力所代表的不只是階級或職稱,就如某影集介紹某優秀將領,當他被解除職務時,代表階級已經不存在了,可是,組織成員卻還是願意跟隨他們一起執行任務,甚至願意託付身家性命給這些領導者,因為他們相信領導者可以帶著他們走向成功之路,一起去完成那個屬於大家建構的夢想與遠景。

我們可以去看看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企業家、軍事將領或是國家領導者,就會發現他們的成功都因為都有一群優秀的人,願意跟隨他成為這位領導者,,讓自己成為菁英團隊的成員之一,而願意讓許許多多優秀的人都願意為領導者盡心盡力的賣力工作,主要的動力就是來自於這位領袖的領導魅力,他能帶領大家從艱困的環境中,不斷的突破逆境向前行,即時激勵所有人與整合群體的力量,將整個組織的人力資源發揮於極大化。

身為主管的我們,有時後也可以想想,當我們都拿掉了職務與階級,我們還剩下什麼?還有多少組織成員願意跟隨我們?也許就可以釐清自己是否具備了領導魅力了。

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

培養部屬是誰的責任?


培養部屬是誰的責任?
很多主管從不認為培養人才是自己的責任,而把這些問題都歸給HR單位,因為大部分的主管,都只想要部屬為他們去做事與執行任務,而沒有去思考過部屬的發展與未來,當然也就難把好的人才給留住!

每年到了年終的這個時候,也是每個部門與主管在檢討部屬年度績效的時間,絕大部分的主管這時最在意的是,自己部屬這一年到底達成與完成多少工作,鮮少有主管會去認真與部屬檢討這一年中,原來承諾部屬的發展計畫已經完成了多少?或是去跟部屬討論未來這一年部屬想要發展與成長的方向?或是針對部屬這一年能力的不足,在未來可以提供的資源與協助,因為很多主管都會認為HR平時已經開了很多課程,自己也都同意讓部屬去參加,這樣應該已經足夠了,也算是進了主管的責任與義務,所以,如果不能滿足或符合部屬的需求,這些責任與問題都應該算是人資部門的訓練單位,完全不關用人單位主管,我想這些思維與觀念一直都存在很多直線單位主管的心中!

我曾經跟一位表現優異但卻選擇要離職的同仁面談,他的主管因為他要離職而覺得很沮喪,因為他認為自己對這位部屬已經仁至義盡,年年給他加薪還有分紅,也讓他去參加HR舉辦的訓練,有重大的會議與專案工作,也是優先考慮到他,但是最後他還是選擇要離開,可是當我跟這位員工面談時,他居然告訴我說「自己的主管根本從沒有培養與發展他,只把自己當成機器一樣在操練他」,他甚至認為如果在這樣繼續做下去,除了可以賺到錢之外,他永遠只會原地在踏步是不會進步的,而且他也認為「自己的主管根本不知道他想要發展的是什麼?因為每年的績效面談,主管從不來跟他談自己不足之處,以及未來想要發展的方向」,當我婉轉的將部屬的想法告訴他的主管之後,他的主管難過到無法以言語來形容!

到底問題出在什麼地方?為什麼主管認為自己已經努力在對待部屬,而部屬確完全不領情呢?其實答案很簡單,就是因為主管長期忽略了部屬的發展,甚至不認為培養部屬並不是主管應該擔負的責任,像上面所述的主管還算是不錯的主管,至少他有關心還願意讓部屬去參加HR舉辦的訓練,我在職場上還曾經碰過有主管拒絕讓部屬來參加訓練,甚至還跟部屬說「參加訓練是浪費時間」,也就是主管只想用人,但卻不想去栽培人,結果等到人要離職或是急需要更多人才時,又怪罪是因為公司的薪資福利不好,或是推給HR部門沒有幫忙他們去培養人才,而從沒有好好思考這些問題與責任,其實都是主管自己的問題,也因為這樣的狀況,才會讓組織的人力資源一直無法有效的運用與發揮!

其實真正的「人力資源主管」,指的就是用人單位的主管,而HR佑是扮演什麼角色呢?如果我們把人力資源管理對員工選、訓、用、留四大部分來看,人資單位扮演的角色就是制度與流程的規劃者,還有就是主管執行過程中,協助與資源的提供者,以及工具的提供與安排,而真正去落實與執行者,就是直線主管本身,所以,對於部屬未來發展需求的了解與安排,當然主管一定比HR更加能夠了解,因為主管是部屬朝夕相處,部屬的優缺點與潛力,當然一定很清楚,而部屬最在意的與想要的,也應該瞭如指掌,因此這也是為什麼說培養部屬是主管的責任了,而主管也可以藉由績效面談的過程中,讓員工知道主管除了在意他的工作表現之外,更在乎他的發展,而且能夠同時提供他除實質金錢的獎勵之外,也會提供自己職涯發展的培養,當然員工就會願意跟主管繼續一起打拼!

當然企業的HR也要及時規劃與提供完整,而且能夠協助主管培養部屬發展的資源與工具,這樣才能把更好的人才給留任下來,只是制度規劃再好,工具再完善,也需要主管願意去執行與運用才有用,這也是整個企業的人資源管理,能否成功的最大關鍵要素之一。

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

適合比喜歡更重要


適合比喜歡更重要
很多人選擇工作或選擇科系甚至選擇情人,常常都會以喜歡作為優先考量,只是有時候喜歡的人與事,卻不代表是適合自己的個性與性格,而且人隨著年齡的改變,興趣與喜好也會隨之改變,所以要如何了解自己適合什麼是很重要的。

前幾天有幾位人資所的學生來訪問我,在訪問結束後我很好奇的問他們為什麼會想選擇人資所?這幾位同學都回答我說「因為在大學求學時很喜歡『人』」,我聽完之後接著問他們「那你們有沒有去思考過自己適合做HR嗎?還有自己的性格適合做HR的那塊領域呢?」,幾位同學突然沉默不語,接著繼續問他們說「大家覺得喜歡與適合哪個比較重要?」,這時候有人回答說「喜歡」,也有人回答說「適合」,這時候我笑著跟他們說「如果能夠同時找到喜歡與適合的工作,那應該是最棒」,不過,人生大部分碰到的抉擇幾乎都是「是喜歡的工作但卻不合適,合適的工作卻不喜歡」,那到底是要優先考慮喜歡還是適合呢?

其實人的興趣與喜好隨著年齡而有所改變,當然每個人的性格,也會年齡與職場歷練而有所調整,但是,前者改變的幅度遠遠大於後者,尤其年紀越輕對於喜好的東西,通常會被週遭的人所影響,也比較存有幻夢與理想,也比較喜歡外在亮麗的人或事物,這也是因為年齡較輕而沒有歷練有相關聯,因此喜歡的東西往往可能與自己的個性完全不同,所以往往做出的決定都比較不考慮到「問題發生時」自己可以面對與解決的能力,這就像很多年輕學生,當初認為人力資源管理,感覺是一門有趣的學科,可是等到畢業後進入職場之後,才發覺人力資源管理要處理的都是令人厭煩的工作,而且跟自己的性格完全格格不入,最後黯然的離開HR這個領域。

因為人內心對於喜愛,包含了預期與理想,也就是比較正面與好的,而如何去分別自己所喜歡的到底適不適合自己?方法其實很簡單,也就是把自己所喜歡的,列出所有最壞的情境與問題,然後再放入自己的個性,很理性的問問自己,當面對這些問題與情境時,到底自己是否力可以克服?或是還是一樣可以保持著開心的心情去面對?舉個例子來說,要成為一位合格的HR,就要面對人員資遣這件事情,那你可能要去思考,當有一天你要去處理公司的同事時,你能不能去面對與處理,有可能這位同事跟你的私交很好,或者是平日一起吃與飯逛街的好朋友,那你還能欣然的去面對對方嗎?

還有如果喜歡一個人,可是他的個性與習慣,或者是他的家庭與生活背景,甚至是宗教信仰與習慣,都跟自己的性格與習慣完全格格不入,那也要去思考如果真的選擇了這個人,這些問題將會是你長期要去面對與處理的,自己能夠去克服嗎?當長期的面對問題與挫折,往往很快的就會消磨了自己原有的興趣與喜好,所以有人常會說「愛情是幻夢的,而現實卻會讓人很快的覺醒」,那難道人的喜歡真的很難跟適合能夠一致嗎?當然歷練越多思考越多,所喜歡的東西就越能適合自己性格,這也是為什麼我常鼓勵年輕人們,要在求學的時候,多多去嘗試,也多多去觀察週遭的一切,因為對於所喜歡人與事情的優缺點越清楚,就越能夠知道到底什麼才是最適合自己的!

現在的年輕人,因為花很多時間在求學進修,所以相對的在職場上、能夠嚐試與歷練的時間,就相對的減少,因此誰越能在越短的時間裡,了解自我到底適合什麼,就成為很重要成功的關鍵要素,如果因為不是很了解自己,而白白的走了一段冤枉路,就等於輸了別人一段距離,這是要努力的去追趕,可能已經很困難了,所以要儘早了解自己到底適合什麼是很重要的。

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

「有教無類,有管無類」


「有教無類,有管無類」
中國偉大的至聖先師孔子,曾有一句名言叫做「有教無類」,相同的主管或HR在管理的工作上,所面對同仁的性格常常是差異很多,往往令人氣憤不已或不知所措,這時候也許可以轉換「有管無類」的心態,就比較能讓自己釋懷許多!

最近有某位主管很生氣的跑來跟我說「我對我底下的某部屬,快要受不了, 好像怎麼教都教不會,我好想不要他,可否幫忙我處理?」後來經過我們去了解才發覺,問題是出在主管教導部屬的方式與作為,不為自己的部屬所認同,但是主管卻沒有耐心也沒自我反省,因此想選擇放棄對方,其實這些都是我在職場中常常碰到的,甚至我們自己HR部門在教導或訓練主管或員工時,也會碰到很多感覺不太受教的人,不僅心理感覺挫折,久而久之也就會不太願意去面對這些人,甚至避而遠之,可是,當我們越不願意去碰觸,或是躲避這些我們認為不喜歡的人,事情卻還是存在,甚至只會演變成越加嚴重,如果這時候心理不朝正向的調整,可能會造成組織很大的問題!

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,人跟人之間的相處,本來就有覺得對方的性格跟自己比較「順眼」的,當然也會有那種感覺對方性格跟自己是「格格不入」的,而這些內心中先入為主感覺,都會直接影響彼此之間的相處與互動,經過一段時間之後,只會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,最後只會讓彼此之間的誤解越來越加嚴重,曾經有一位主管告誡我過一句話「身為HR的從業人員或身為主管,沒有對人喜好厭惡的權利」,這也就等於是說「不管你喜不喜歡或願不願意,只要你是負責的是跟『人』有關的工作,你都得學會去跟任何人去打交道」,這雖然是個難題,這也是一位主管或HR應該具備的能力之一。

就像學生在學校求學中,可能老師會特別喜歡功課好,又遵守規矩的同學,不會喜歡調皮搗蛋也不守規矩的同學,但是老師還是一樣得教導這些小孩,因為這是國民應有的受教權,老師不能拒絕這些他不喜歡的同學,因此只能選擇「有教無類」,相同的道理,一位主管或是HR從業人員,必須能夠跳脫出自己對他人的喜好感,選擇「有管無類」來處理每一位員工的問題,那什麼是「有管無類呢?」,就是要一視同仁去與員工溝通,或是在管理上要能夠無差異性的對待,也就是所謂立足點的平等,甚至還要主動去接觸與溝通,那些所我們不喜歡的人,因為這些人也都是組織的一份子,甚至有可能是組織裡極為重要的「人力資本」,不能只因為個人喜好而疏忽了他們的存在。

只是主管或HR從業人員,要能讓自己心態上能做到「有管無類」,確實必須要做很大的調整,尤其要克服對於人的喜好厭惡,因為這本來就是人的本性,所以只能不斷的調整個人的主觀意識,以較更開闊的心胸與心情,能夠與自己所不同個性的人去溝通與互動,畢竟處理「人」的事情,很難永遠只管理自己「喜歡」的人,反而常常要去解決的,都令自己討厭的「人」,所以,這也是一位主管與HR的宿命與職責吧!